分享一件趣事,孩子他爸終于雞娃成功,順利讓孩子自己定下一個新年小目標,以及相應的行動計劃:
小目標 過年之前,閱讀完15本課外書 日計劃:每天閱讀30分鐘
看著娃熱情高漲地立下flag,工工整整地將目標與計劃寫在便利貼上,并貼在書桌前,老母親的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 以前,兒子的目標設置可能只是模糊泛泛而談的“提高閱讀量”。而這一次,孩子制定的目標與計劃挺符合smart原則的。 這一次的小目標已經(jīng)具體到一個可衡量的“閱讀2本書”;每天抽出時間閱讀30分鐘,也是個可達成的任務量;最后設置了達成期限在2025年春節(jié)前,而不是無止盡。 我就暗暗觀察,想著靜待開花。 然而,剛過了一周,孩子立下的flag就再次倒下。
我并沒有對孩子哈哈大笑或冷嘲熱諷,畢竟自己也是一路被計劃啪啪打臉過來的。 心態(tài)上積極主動,制定計劃時信誓旦旦地激勵自己:“越自律,越自由!” 行動上宛如廢物,事到臨頭安慰自己:“算了,計劃趕不上變化……”
這種“道理都懂,就是沒辦法轉化為行動”,欠缺執(zhí)行力的情況,該怎么辦呢? 01
很多人說,不能堅持既定目標,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現(xiàn)。意志力就像肌肉,是可以通過鍛煉得到強化的,但是,它也容易被耗損,產(chǎn)生疲倦。
美國心理學家羅伊·鮑邁斯特(Roy Baumeister)曾提出“自我耗損”(Ego Depletion)理論。 所謂自我損耗,就是當你強制自己做某事時,那些選擇、糾結、焦慮、分散精力,都會損耗你的心理能量;每消耗一點心理能量,你的執(zhí)行能力和意志力就會下降。 因此,當人們只靠意志力強撐著去執(zhí)行計劃,消耗了過多能量,再面對眾多誘惑,就很容易“放棄治療”,直接躺平。
02
有沒有一種既能提高執(zhí)行力又不消耗過多意志力的方法呢? 還真有一種叫【執(zhí)行意圖】(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)的思維工具,這是美國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彼得·戈爾維策(Peter Gollwitzer)提出的概念。 執(zhí)行意圖,指的是提前設想好對應場景的反應模式,一旦進入了這個場景,就立即去執(zhí)行。 簡單來說,就是“如果遇到x情況(何時何地),那么就去做Y事情來應對”。 拿兒子的閱讀計劃舉例,用if/then思考模式表達就是: ● 如果晚上九點半在書桌前寫完作業(yè),那么立刻拿出書,閱讀10頁。 可別小看這句話的含金量,它需要包含三個要素。 第一 時間——晚上九點半 第二 地點——在書桌前的場景 第三 可操作的事情——閱讀10頁書。 這三個要素,相當于給大腦下達了指令,在什么時間,什么地點,你要做什么具體事情。 一旦進入這一場景時空,直接下意識行動起來,不用再去考慮為什么該做這件事,減少了意志力的消耗。 03
這個 if/then「如果……那么」的思考模式還有一個進階版本,被稱為“WOOP思維方式” W · Wish愿望或目標。設定一個內(nèi)心渴望的、具體可行并有挑戰(zhàn)性的目標。 O · Outcome結果。想象實現(xiàn)目標或愿望后滿足的狀態(tài),越具體越好。 O · Obstacle障礙。列出實現(xiàn)目標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清單。 P · Plan計劃。用“if/then”寫出應對困難的行動計劃。 還是以兒子的閱讀計劃舉例: W · Wish(愿望) 到年底,閱讀完3本書。 O · Outcome(結果) 養(yǎng)成長期閱讀的習慣,通過自我閱讀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,擴大知識面。 O · Obstacle(障礙) 想玩游戲、想休息、有時作業(yè)特別多,九點半還沒寫完…… P · Plan(計劃) 如果想玩游戲,那么讀完10頁再玩。 如果打開書特別困,那么去洗把臉回來讀10頁。 如果九點半還沒寫完作業(yè),那么設定鬧鐘,第二天早起半小時讀10頁。 彼得·戈爾維策把這個方法稱為“速成習慣”的建立,相當在大腦建立自動化程序,輸入指令 if/then「如果……那么」,一到這個時間、地點,就做某事。 因為不用再思考,反而得以快速執(zhí)行。 這個“不思考”的執(zhí)行方法,聽起來是不是很棒?趕快學起來教給孩子,讓他們再也不會被立下的flag啪啪打臉!